- 景点介绍
瞻园(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)
南京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,已逾600高龄。位于南京市瞻园路208号,又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。明初,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“未有宁居”,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,现仍留存的石矶及紫藤。
清初改为江宁布政使司衙门,乾隆皇帝南巡时,曾两度到瞻园游览,并亲笔题写了“瞻园”匾额。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,这里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和夏官丞相赖汉英的王府花园。清同治三年(公元1864年)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,该园毁于兵燹。同治、光绪年间两次重修,但园景远不及旧观。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,题书“瞻园”二字。
1960年,我国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教授主持瞻园的恢复整建工作,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格局特点,而且还充分地运用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成果,推陈出新,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造园艺术。
瞻园分东西两个部分,大门在东半部,大门对面有照壁,照壁前是一块太平天国起义浮雕。大门上悬一大匾书“金陵第一园”,字系赵朴初所题。进门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铜像,院中两边排列着当年太平天国用过的大炮20门。二进大厅上有郭沫若题写的“太平天国历史陈列”匾额,主要陈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玺、天王皇袍、忠王金冠、大旗、宝剑、石槽等300多件,总陈列面积约1200平方米。该馆现已收集到太平天国文物1600余件,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。
瞻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是乾隆皇帝以欧阳修诗“瞻望玉堂,如在天上”而命名。位于南京城南瞻园路。坐北朝南,纵深127米,东西宽123米,总面积15621平方米。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。瞻园也是南京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,与无锡寄畅园、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'江南四大名园'。
瞻园原系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,经徐氏七世、八世、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,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。清顺治二年(1645)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。乾隆帝巡视江南,曾驻跸此园,并御题'瞻园'匾额。太平天国时,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>府、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友和府。清同治三年(1864),清军夺取天京,该园毁于兵燹。同治四年(1865)、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瞻园两度重修,但已非原园景况。民国时,江苏省长公署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。瞻园历经侵削,范围日狭,花木凋零,峰石徙散,虽曾几度修葺,均不能制其圮落。1958年,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彭冲指示重修瞻园。同年修缮工作开始,一期工程为修建瞻园西部。历时6年,用太湖石1800吨,使瞻园面貌一新。1985年二期工程上马,1987年竣工。共增园林面积近4000平方米,修建楼台亭阁13间,建筑面积2882平方米。扩建后的瞻园,东西二园合一,其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园林风格,又汲取现代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,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。园内有乔灌木810株,竹类面积400平方米。东瞻园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展区、水院、草坪区、古建区,西瞻园有西假山、南假山、北假山、静妙堂等景点。
瞻园素以假山著称,全园面积仅八亩,假山就占了3.7亩。回廊也颇具特色,串连南北,蜿蜒曲折。进园门后,透过漏窗便隐约可见一座奇秀的石峰'仙人峰',传说是宋徽宗时'花石纲'的遗物。
瞻园坐北朝南,纵深127米,东西宽123米,总面积15621平方米。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。瞻园西半部现为典型的江南园林,园内古建筑有一览阁、花篮厅、 致爽轩、迎翠轩及曲折环绕的回廊,这些建筑和回廊把整个瞻园分成5个小庭院和一个主园。
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,瞻园曾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。瞻园东部现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。该园分东西两个部分,大门在东半部,大门对面有照壁,照壁前是一块太平天国起义浮雕。大门上悬一大匾书“金陵第一园”,字系赵朴初所题。进门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铜像,院中两边排列着当年太平天国用过的大炮20门。二进大厅上有郭沫若题写的“太平天国历史陈列”匾额,主要陈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玺、天王皇袍、 忠王金冠、大旗、宝剑、石槽等300 多件,总陈列面积约1200平方米,该馆现已收集到太平天国文物1600余件,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。
门票:白天30元,晚上40元, 晚上含表演70元。
电话:025-52201849
开放时间:08:00-21:00
主办::南京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